产品中心
杏彩app和美乡村看安徽 宿州埇桥:农文旅融合 “镇头”有“看头”
央广网宿州4月1日消息(记者徐秋韵 通讯员禹志强)近年来,安徽宿州埇桥区镇头村紧紧围绕和美乡村建设,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大力促进农文旅高度融合,绘就出乡村美、农民富、产业旺的和美乡村新画卷。
镇头村位于埇桥区夹沟镇北部7公里处,东接萧县皇藏峪,西接五柳景区,距市区30公里,交通便利,旅游资源丰富,历史文化底蕴深厚。
镇头村龙顶山南、水客北的老山口景区,是省政府批准的省级大五柳风景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称“马皇后游赏区”。这一带的孝慈仁义贤传统文化和美德,由来已久。以大明朝的马皇后为典范的孝慈文化为核心,多种优良传统文化沿袭。
村内有千年古寺-流沟寺,又称镇头寺。该寺始建于唐,兴盛于明清。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游览镇头寺,目睹了“烟寺晨钟”的盛景,留下了“唯有流沟天下寺,门前依旧白云多”的诗句,所以“烟寺晨钟”也成为了宿州八景之一。
镇头村龙顶山南、水客北的老山口景区一带的孝慈仁义贤传统文化和美德由来已久(央广网发 宿州埇桥区委宣传部供图)
阳春三月,站在龙顶山远眺,三面环山,青山秀水的镇头村自然景色尽收眼底。镇头寺内有一股清澈的山泉,本地人称“呵泉”。“此泉我们本地人称之为‘呵泉’,矿物质含量丰富,泉水是深层地质无污染的天然矿泉水,含有多种矿物质及微量元素,四季流淌不断,一直灌溉附近稻田,十里八乡的村民到此取水。”在镇头寺内,夹沟镇文化站站长牛洪超指着正在冒泡的山泉介绍。
别看镇头村只有8个自然庄、4550人,但这里却有着,第一座马皇后的大型汉白玉雕塑、第一座孝慈千秋牌坊;观景台、果园、黑松林、古树、溶洞、古井、明清建筑、连环水库等许多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景点,让人流连忘返,是人们休闲观光的好去处。
牛洪超介绍说,灌溉夹沟香稻米的泉水来自“呵泉”。夹沟香稻米起源于宿州郫湖里村的野生稻种,经天然泉水灌溉,成熟后香味奇特。
“一家煮饭十家香,十家煮饭香满庄。”牛洪超自豪地说,优质泉水润育了夹沟香稻米,清朝嘉庆年间,曾作为贡品进京,史称“贡米”。新中国成立后被列为“安徽省名特产品”。从1960年起在全国历届农业博览会、交易会展出,1977年,夹沟香稻米参加广州交易会,声誉远播、名扬四海。在“99中国国际农产品博览会”获名牌产品证书。
“我们村共流转200亩土地,主要用来香稻米种植、销售及农旅体验项目。”目前,已注册“福龙贡米”商标,申报“绿色农产品”标志。“目前正在以香稻米着手一二三产业,开展食品深加工项目。”镇头村党总支吴则红说。
镇头村李志升种植家庭农场负责人介绍,他目前种植香稻米80亩,上年收入毛利40余万元。另外吸纳100余户加入他的合作社,为100余家香稻米种植户提供统一的选种、施肥、病虫害防治等田间管理。让农户增收百分之三十左右。
为拓展销路,镇头村党组织利用银村共建契机,积极对接省农业银行,将香稻米直接挂入农行线上销售平台,客户慕名前来,与两家国企签订销售协议,订单供不应求。
“去年,合作社共有约10万斤香稻米入仓,实现收益50余万元,同时带动农户就地就近就业30余人,实现每月户均保底收入2000元以上,群众收入稳定增长。”吴则红说。
更让人兴奋的是,被誉为皖北小天府的镇头村,正在以镇头寺、镇头水库、马娘娘雕像、永乐大帝屯兵处、龙顶山、不老山等人文历史自然景观,让农文旅高度融合,打造和美乡村新画卷,让农民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
从2021年至2023年镇头村连续三年举办了“樱桃采摘节”,打造农文旅融合“新品牌”。镇头村“樱桃采摘节”以红樱桃为媒介,结合当地水库、呵泉、镇头寺、“半山里·宿”民宿、“咖农部落”农家乐、“稻城”等,全方位、多元化宣传展示夹沟的生态农业和文化旅游资源,积极探索“文化+农业+旅游”等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生态农业、乡村观光、农家乐体验、科普等休闲业态,形成食、用、文、娱“一条龙”式产业链,打造农文旅融合“新品牌”,推动特色产业发展,实现小樱桃助推乡村大振兴。
镇头村不大却魅力无限。“安徽省AA级旅游村庄”“国家森林乡村”“安徽省特色旅游名村”“安徽省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第一批安徽省美丽宜居村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安徽省第一批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与这些荣誉一起与日俱增的不仅有和美的乡村美景,还有农民的收入和幸福指数。
近年来,安徽宿州埇桥区镇头村紧紧围绕和美乡村建设,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大力促进农文旅高度融合,绘就出乡村美、农民富、产业旺的和美乡村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