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中心
杏彩app康熙是袁隆平之前的袁隆平他培育的稻种让江南水稻亩产
清圣祖康熙帝本名爱新觉罗·玄烨,他可以算得上中国历史上知名度最高的几位皇帝之一;在历史学家眼里清圣祖康熙帝是一位出色的家和军事家,但事实上他还有不为人知的另一面:他还是古代帝王里唯一一位亲自培育出高产水稻的育种专家,也正是康熙皇帝亲自培育的水稻,终结了长城以北不能种植水稻的历史。
大家肯定以为我在吹捧康熙皇帝,还线年,沈阳农业大学的前身,沈阳农学院的专业学术期刊《沈阳农学院学报》就刊登了一篇名为《康熙在我国水稻栽培史上的贡献》的学术论文,这篇学术论文里明确提到康熙皇帝对中国水稻栽培史有两大贡献,其中一大贡献就是康熙帝亲自培育的抗寒水稻结束了长城以北不能种植水稻的历史。
从此,康熙把我国的水稻种植区由明末清初的北纬四十度附近,扩大到北纬四十一度左右,推移到热河的承德,结束了多少年来长城以北只能种旱稻不能种水稻的历史。
大家知道,中国古代是一个“重农轻商”的社会,历朝历代的皇帝为了表示对农业的重视,不但会在自己御花园开辟几亩农田,而且每年还会亲自下地播种。
但是康熙和其他帝王不同在于,他是真的对种植水稻上心,当然,水稻不用他自己种,但是作为一个封建帝王,他能把水稻种植放在心上就已经很难得了。
在康熙二十年,康熙帝亲自去丰泽园查看稻田的收成,因为丰泽园里种植了全国许多省份进贡来的稻种,康熙想看一下,究竟哪种水稻更高产,结果无意中就发现了一个抗寒高产稻种:
丰泽园中有水田数区,布玉田谷种,岁之九月始刈获登场,一日循行阡陌,时方六月下旬,谷穗方颖,忽见一科高出众稻之上,实己坚好,因收藏其种,待来年验其成熟之早否。明岁六月时,此种果先熟,从此生生不已,岁取千百,四十余年以来,内膳所进皆此米也。其米色微红而细长,气香而味腴,以其生自苑田,故名御稻米。
从康熙帝自述可以看出,御稻是从玉田谷种中通过穗选的方法,选择出来的一株高秆早熟的变异单株。从御稻米粒细长这一特征看,显然是属于籼稻类型,由此可知,玉田谷种应似从我国南方带地区引种到北京的,并经北温带长期栽培驯化,而适应在北方气候条件下种植的一个籼稻品种,或粳、籼稻之间通过自然杂交的中间型。
康熙对这一新的发现非常重视,也非常慎重,用十年的时间,经过反复试验过程,等到证实 “明岁六月时此种果先熟”时,才确定为一个新品种,这时,才向身边大臣说明情况。才开始在承德避暑山庄试种。
这在农业学家看来,康熙帝的这种做法就是在培育稻种。而且康熙皇帝在育种问题上非常有耐心,经过了十年验证,最后才向全国推广。
御稻是通过单株选择法,从玉田谷种中选择出来的一个优良变异单株,经过多年的培育进而育成的一个水稻优良新品种,具有两大特点,第一:早熟,根据相关史料,“御稻米”比一般稻种早成熟两个月;第二个特点就是好吃,康熙自己说“气香而味腴”,他从康熙二十年开始就一直吃“御稻米”。
前面说了,在农业学家看来,康熙皇帝对中国水稻栽培史有两大贡献,第一个贡献是结束了长城以北不能种植水稻的历史,把水稻种植区域扩大到了承德。
双季稻,不是康熙皇帝首创。在明代有关农业的科学著作中,关于南方沿梅地区水稻双季连作的记载已经较多,如《农政全书》、《天工开物》里都有记载。
但是,此时的双季稻指的是水稻两茬连作,即糯和粳的连作;康熙发展了水稻连作制。他打破了糯粳连作的传统,实现了同种粳稻双季连作。
前面说了,“御稻米”的一大特点就是早熟,比普通品种早熟2个月,这就为同种粳稻双季连作创造了可能性。
根据苏州织造李煦的奏折,苏州双季稻收成合计是平均亩产六石六斗。这个产量比上年苏州本地稻的单季亩产三石九斗,亩产量增加了将近一倍。
而同种粳稻双季连作的双季稻在江苏、江西、安徽三省的种植结果看,产量最低的平均亩产4石7斗8.7升,这也比原先的单季稻产量要高出近一石。
可以看出康熙御稻的育成对促进我国水稻的北移和江南双季稻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可以说是我国水稻育种史上的一座丰碑。
当然,客观来说,康熙帝培育高产水稻,从方法上说,还是简单地“一穗传”简单方法,之所以能成功,完全是因为康熙帝作为皇帝,他有足够的条件和耐心,用十年时间反复培育。
但是,作为一个古代帝王,康熙帝愿意花十年时间培育出高产水稻,同时还能用二十多年时间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这其实都超出了他作为封建帝王所应该做的“本分”了。
作为一个封建帝王,苏州地区平均亩产即使还是三石九斗,难道苏州还能少交“皇粮”吗?承德能不能种植水稻,对于皇帝来说又那么重要吗?
康熙帝之所以这么做,最关键还是他确实是一位心中装着百姓的有为帝王,而除了康熙皇帝之外,古代再没有另一位帝王对于培育高产稻种有这么大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