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中心
杏彩app怀化问“稻”——稻源篇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水稻在人类文明发展历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今天,稻米仍是全世界的主要食物之一。怀化稻作文化源远流长,在历史悠久的中华稻作文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上下七千年,古今两神农”,位于五溪大地的洪江市安江镇,孕育了绚烂多姿的农耕文化。在安江镇境内的高庙文化遗址中,发现了7400年前的碳化稻谷粒,将中华文明史上溯到7800年前。
70年前,青年袁隆平踏进与高庙文化遗址隔江相望的安江农校,在这里开始了长达37年的杂交水稻研究生涯,并成功培育出杂交水稻。从此,“一粒种子 改变世界”。
为纪念袁隆平院士攻克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难关50周年,金秋时节,由湖南省委宣传部、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湖南省文联、湖南省人民政府驻北京办事处与怀化市委、市政府共同主办的“一粒种子 改变世界”原创民族音乐会,将于9月4日在北京音乐厅首演,于9月13日、9月15日在长沙、怀化各举办一场,用音乐传播“一粒种子·改变世界——中国·怀化”城市品牌形象。
从今天起,怀化日报和怀化新闻网、掌上怀化APP陆续推出“怀化问‘稻’”系列报道,追溯怀化稻作文明的悠久历史,讲述五溪儿女扛起“杂交水稻发源地的责任担当”,以为粮食安全做贡献为己任,矢志不移,接续奋斗,走出了一条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的新“稻”路。
为纪念袁隆平院士和杂交水稻研究成功50周年,从9月4日起,由湖南省委宣传部、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湖南省文联、湖南省人民政府驻北京办事处与怀化市委、市政府共同主办的“一粒种子 改变世界”原创民族音乐会,将在北京、长沙、怀化三地分别举行。
《稻花飘香》《妈妈,稻子熟了》《美丽乡村》《山的那边是海》........一首首带着民族旋律的音乐,讲述袁隆平院士的家国情怀,为世界粮食安全的奋斗旅程,展示新时代的五溪儿女学习袁隆平的高贵品质和崇高风范,守护国家粮食安全的新作为。
(与高庙遗址隔江相望的安江农校纪念园,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在这里从事教学及杂交水稻研究长达37年,成功培育出杂交水稻。)
金秋时节,走进洪江市安江镇岔头乡岩里村,这里草木蔓发,满眼葱茏,沅水舒展,缓缓流淌。沿着山路拾级而上,穿过一座石桥,400多年的古树参天挺拔,石碑上“国家文物保护单位”的大字赫然入目,尘封数千年的高庙遗址静卧在此。
从1991年开始,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先后进行了3次考古挖掘,出土各类遗存数万件,被评为“2005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以该遗址命名的高庙文化,集中展现了距今7800年至6600年间中国史前文化的绚丽画卷,绽放出中华文明的一缕曙光。
在安江农校纪念园内的“杂交水稻纪念馆”,一幅碳化谷粒照片格外引人注目,这是当时考古人员在现场挖掘出的碳化稻谷粒,这些谷粒距今已有7400年,它的面世也将中华文明史上溯到7800年前。
高庙遗址的发掘,解开了一段尘封的历史,再现了史前宗教祭祀场景,是研究古代先民食物结构、农业起源的珍贵资料,为揭示沅江流域史前农耕文明起源与演进找到了一把宝贵“密钥”。
主持高庙遗址发掘的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室原主任、二级研究员贺刚介绍,在距今7400年前的高庙文化中发现碳化物谷粒,并在高庙先民的石器上发现了薏米的淀粉粒、莲子,这都反映了当时的民众食物来源,采集和渔猎是主要的生存方式。
据资料显示,闻名中外的河姆渡文化距今约6800年,仰韶文化距今约7000年至5000年,良渚文化可早到距今约5300年,而高庙文化的年代上限到7800年,对中华文明起源有何重要意义?
“高庙文化在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贺刚认为,高庙文化先民的诸多初创与发明构成了中华文明起源的核心元素,与中华文明的起源息息相关。诸多迹象表明,以沅水流域为中心的高庙文化分布区,很可能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起源地。
贺刚介绍,出土遗物的迄今年代最早的白陶制品、大量的水陆生动物遗骸和各类人工物品,也反映高庙文化先民对天文、历法、美术构图等认知的图像,堪称中国史前人类的艺术经典和思想宝库。
可以说,高庙遗址呈现了史前农业文明丰富的社会形态,展示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也极大地增强民族凝聚力与创造力。
21世纪初,中国掀起了一场“炎帝热”,其中最吸人眼球的当属怀化学者提出的炎帝故里“会同新说”,而且也是这场“炎帝热”的热源。
在会同,发现的新、旧石器遗址有10处。考古发现证明,会同连山一带在五万年至十万年前有古人生存和繁衍,到炎帝时代已经遍地炊烟,并达到了较高的文明程度。
从会同周边的洪江高庙和靖州竹蓬及中方高坎垅等遗址考古发现的稻作文化遗迹,印证了炎帝神农氏以连山为中心,不断向周边发展的足迹。
史载,炎帝神农氏在中国历史上有包括创立稻作农耕文化“十大功劳”。如今,在会同这块神秘的土地上,都可以找到这“十大功劳”的遗迹遗风。
会同一些村寨每年秋收后,为感谢神农保佑得以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祈求来年的好收成的一种祭祀活动,选择一个有大月亮的夜晚,地点在村外的“宾绥阁”。村里16岁以上的男人必须参加祭祀活动,祭品是“三牲——鸡、鱼、猪腿”和新收获的稻谷、玉米等粮食以及香纸等。
在中国历史上,炎帝出生素有南北两说之争。通过几千年的争论和研究,炎帝出生地“南方说”日益被大多数专家学者认同,但多年来“南方说”没有具体的载体,为此不少学者在我国孜孜不倦地寻找远古炎帝的踪迹。
炎帝出生地“会同新说”,填补了“南方说”的空白。中华炎帝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王震中到会同考察后认为:“炎帝故里会同新说证据充足,可备一说,并是很有生命力一说”。
对此,有专家综合洪江高庙遗址等一系列考古证据,作了一个大胆的设想:在距今的5000多年前至1万年期间,炎帝氏族是一个在洞庭湖地区发明了稻作农业的部落,而大约在5000多年前,炎帝和神农氏族带领他的军队沿沅江而下,以洞庭湖滨为基点,并越过洞庭湖北伐,后来成为包括中原地区在内的天下各部落的军事联盟首领。
炎帝故里“会同新说”最终是否成立,还有待于进一步考证。但怀化稻作文化历史之悠久,确是不争的事实。
(从会同周边的洪江高庙和靖州竹蓬及中方高坎垅等遗址考古发现的稻作文化遗迹,印证了炎帝神农氏以连山为中心,不断向周边发展的足迹。)
走进新晃侗族自治县侗藏红米种植基地,金的稻谷长势喜人,一阵微风拂面,空气、水汽混杂着稻花香,让人清新舒适。
在侗乡新晃,这种红色米粒的稻谷,具有上千年的历史。它不仅是一种营养的美食,更被农业部列入第二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入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名录。
秋风送爽。在芷江侗族自治县最高峰西晃山脚下的千丘梯田,金灿灿的稻谷从山脚一直蔓延到山腰,似给青山围上了一条金黄的围裙,稻穗低垂,随风摇曳,芳香弥漫。
一方水土养一方好“米”。这里产出的稻米,细如美腰,晶莹剔透,煮成饭白如凝脂,软硬适中,清香可口,被当地人称之为“玉腰米”,曾是历代朝廷的贡米。沈从文在《沅水上游几个县份》中写道:“芷江……又出产好米,西望(晃)山下有一种特别玉腰米,做饭时长到五分。”
(在距今7400年前的高庙文化中发现碳化物谷粒,并在高庙先民的石器上发现了薏米的淀粉粒、莲子,这都反映了当时的民众食物来源。)
农以种为先。千百年来,勤劳智慧的怀化人民一刻也没有停止对稻种的探索,铭刻下稻作文明奔腾向前的壮阔画卷。
如果说,高庙遗址、炎帝神农氏解开了五溪大地稻作文化的神秘面纱。那么,袁隆平院士在这块土地上的艰辛探索,便是人类稻作文明的历史传承。
无独有偶。与高庙遗址隔江相望的安江农校纪念园,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在这里从事教学及杂交水稻研究长达37年,成功培育出杂交水稻,脚踏实地把科技论文写在祖国大地,演绎了“一粒种子·改变世界”的传奇。
从三系法,到两系法,到超级杂交稻;从700公斤,到800公斤,到900公斤,到1000公斤,杂交水稻研究跨越了半个世纪。每一次跨越,都是一个奇迹。
杂交水稻研制成功,不仅源于袁隆平院士维系国家粮食安全的赤诚初心,也因这里是“物种变异的天堂”,具有特殊的气候和地理条件。
“袁隆平院士在安江研究培育出来的杂交水稻有渊源的。”贺刚说,洪江市安江等地属长江流域以南,气候比较温暖湿润,适宜水稻生长。
纵观“一粒种子”在怀化的前生今世,稻作文化厚重与绵长,无不凝结着五溪儿女的智慧和汗水,他们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创造了辉煌的过去,也正在接续奋斗中开创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