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中心
杏彩app《微书线 稻与粱乃古代“细粮”
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及诸子百家“吃着粗粮”,就占居了我国古代的思想高峰,让人不得不服,不服不行。
古代的“五谷”,指黍、稷、麦、菽、麻,“五谷”加上稻,就变成“六谷”。孔子所处的时代,黍(黍子,又叫黄米)和稷(小米)是日常的主食。据《论语•微子》载:“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即:有人留子路到他家住宿,杀鸡、做黄米饭给子路吃,这是对客人的盛情款待。有关黍和稷的区别,《本草纲目》 称,黏者为黍,不黏者为稷。当代学者李敬泽考据后认为,“黍与稷,还是黄米与小米、黍子与谷子。”
古人的“一枕黄粱”“稻粱谋”中的稻和粱,并非今天的大米高粱。粱,是指精美的、稷的良种,或精美的主食。《说文解字》称:“粱,米名也。”唐孔颖达称:“食以稻粱为贵,故以粱表精。”我国农作物中的“稻”,旱稻和水稻,源于何时?尚有争议。但“五谷”中,没有“稻”,孔子所在山东,当时也无“稻”可食,这是一个事实。
许嘉璐在《中国古代衣食住行》一书介绍说,“稻在中原地区的种植……大约起于周代”,“因为稻与粱都是‘细粮’,所以二者常常连言以代表精美的主食。”一般认为,水稻,在魏晋时期,产量不足,普通人是吃不上白米饭的,到南朝后期,水稻种植面积增加,大米这才普及开来。
粱,原本就不是指高粱。据说,高粱是“在两汉魏晋时期通过多种途径先后传入中国的。”(两汉还是魏晋?都不是准确的时间节点)就是说,我们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思想大丰收”,是在“吃着粗粮”条件下诞生的,与之后的“吃着细粮”、却没有多少思想诞生的年代,似乎没有因果关系。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