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中心
杏彩app饲草两用 “肥了牛羊又肥田”
近日,中国农业大学南繁基地的饲草进入收割期。随着收割机械来回穿梭,一片绿色的饲草被粉碎在田间,随后旋耕机将其打到土里,为土地注入“肥力”。
“我们在海南的试验田先后种植了50余种饲草,筛选出了苏丹草、高丹草等6个表现较佳的品种。这些品种不仅可以为当地养殖业提供优质的饲草料,还能增加农民经济收益,带动形成种养结合、种养双赢的良好局面。”中国农业大学草业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张运龙介绍,随着海南自贸港建设稳步推进,海南对畜产品的需求将与日俱增。经测算,海南年优质饲草需求达120万吨,优质饲草短缺成为解决海南对新鲜奶、肉供给的关键卡点。
这个种植基地,便是中国农业大学在三亚寻求突破的重要试验场地。张运龙透露,海南土地种植利用期主要集中在11月至次年5月,因而形成大面积夏闲田。中国农业大学与海南大合开展研究,利用夏闲田集中开展饲草养分高效利用调控、饲草加工利用和土壤培肥等协作研究,力求突破海南饲草产量低、质量差、加工难和草畜转化效率低以及土壤肥力持续下降的技术瓶颈,实现饲草提质增效,提升海南夏闲田的生产能力和土壤肥力,保障草食畜牧业优质饲草供给。
“自2019年开始,我们在海南开展夏闲田牧草应用模式研究。在夏闲田种植苏丹草等牧草,每亩可收割鲜草5~8吨,供给本地农民专业合作社喂牛养羊。收割后的根茬上会再长出新的牧草,用来压青还田改良土壤。这样既做饲草又做绿肥,肥了牛羊又肥田。”张运龙说。
“海南农田普遍缺乏有机质,导致肥力不高,影响作物产量和品质。利用夏闲田合理种植苏丹草等饲草,可以显著提升地力,达到以田养田的目的。”海南大学三亚南繁研究院技术人员郑继成说。
饲草还田,土地肥了,牛儿羊儿也肥了。在还田之前,这些饲草已经收割了几茬,作为饲料被送往本地的牛羊养殖场。
崖州区北岭村一处黑山羊养殖场,一排排整齐划一的标准化养殖圈舍映入眼帘,圈里不断传出羊的“咩咩”叫声。一只只肥硕的黑山羊将头伸出围栏外,等待饲养员的“投喂”。
“这些草料是从中国农业大学南繁基地里收割出来的,很好地解决了我们养殖用料问题。”一名饲养员说。
推广绿肥是三亚推进耕地土壤改良、引导百姓减少化肥施用量、助力南繁育种工作的重要举措。目前,经过几年的技术攻关,中国农业大学牧草应用模式已渐趋成熟,今年在崖州区南繁基地“绿肥沃土”工程项目中得到大面积示范与推广,反响很好。张运龙介绍,下一步将针对海南热带气候,构建海南“饲草生产+青贮加工+家畜饲喂+绿肥还田”技术体系,实现“化草为粮”的国家战略,为海南省“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协同发展和良性循环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