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动态
杏彩app-水稻栽培也有科学“营养餐”
日前,“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超高产现场观摩与交流会”在云南个旧市举行,来自农业农村部水稻专家组和中国作物学会作物栽培委员会水稻学组的专家,考察了位于云南个旧市大屯镇、蒙自市草坝镇的超高产百亩方。
其中,个旧市大屯镇的百亩方,经由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华安,中国工程院院士罗锡文、朱有勇、张洪程等专家组成的专家组测产验收,平均亩产1152.3公斤,最高田块达到1209.5公斤/亩,再创百亩方高产纪录。
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创始人凌启鸿教授告诉记者,该技术根据水稻高产生育的基本规律,做到“生育有模式、诊断有指标、调控有规范,措施可定量”,让栽培从凭经验到能够定量,用工程技术的方法,设计栽培方案“按图施工”,使得措施应用时期最合适、数量最精确,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综合效果,基层农技员和农户易学、易懂、易掌握。
南京农业大学教授丁艳锋介绍,这套技术理论体系的关键点之一,在于摸索出了水稻施肥的关键参数,过去施肥就是“一炮轰”,前期的秧苗分叉多、看起来长势很旺,但到了结实期,成穗率却很低。前期“虚胖”的掩映下,最后农户们常常是“笑苗哭稻”。
丁艳锋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就像人的一日三餐,早餐、中餐、晚餐要定量,吃多了会虚胖,吃少了又会营养不足”,这套理论体系探索出的就是一套科学实用的水稻“营养餐”,即根据作物的目标产量、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土壤肥力,以及当季的需求量等指标,精确测定水、肥的供给量。播种、插秧、灌溉、施肥,将这些看似传统的农耕技术,都做到精确定量,从而发挥水稻的高产潜力。
据了解,南京农业大学水稻栽培团队早在2005年就在云南建立了专家工作站,致力于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在云南立体生态区的研究示范与推广。
2013年,应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高原育繁示范中心邀请,该团队开始在个旧市大屯镇示范应用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并派研究生常驻,与当地技术人员进行数据收集和技术实践。
从2015年起,示范区按照不断完善的精确定量栽培设计方案实施,平均亩产达到1067.5公斤,首次突破16吨/公顷,创百亩连片平均亩产最高纪录。2016年,平均亩产1088公斤,再次刷新百亩连片平均亩产最高纪录;2017年,百亩片在生殖生长关键期连续阴雨的“考验”下,平均亩产仍达1073.5公斤;2018年,百亩方长势均匀整齐,茎秆健壮、穗足粒多、灌浆充分,实现了17吨/公顷的突破。
交流会上,扬州大学教授戴其根介绍了农业农村部行业专项“水稻精确定量栽培区域化研究与应用”新进展,该技术在全国17个水稻主产省份5年累计应用1.4亿亩,水稻亩增产50.4公斤,亩增效193.8元。累计增粮72.4亿公斤,增效278.4亿元,说明这是一套适用于不同产量水平、不同品种、不同生态条件的普遍适用的栽培技术。
贵州省农科院研究员周维佳结合自身团队在贵州的高产栽培实践,认为连续4年在云南省立体生态气候条件中创下的高产纪录,也就是说,用了这个技术就可以创造和重演高产。
云南省农科院研究员杨从党告诉记者,云南是水稻种植生态最复杂的地区,从海拔76米到2670米,稻区均可应用该技术,且均创造了950公斤以上的高产,获得了节本20%、增产10%的综合效果,说明该技术的科学性和广泛适用性。
据了解,不仅仅连续多年带来“高产”,这套栽培技术的关键优势还在于“绿色”“生态”。目前全国使用该套技术的300多个试验点,平均增产18%,氮肥利用率高达45%,节水、减药20%以上。
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李刚华告诉记者,根据田间实践,新技术的使用能有效减少肥料用量15%左右。
“别小看了这15%的减肥,带来的生态效益不容小觑,水稻个体含氮量高、种植密度大、空气湿度高,极容易导致被称作稻癌的稻瘟病和纹枯病。一旦染病,水稻就会大面积倒伏、减产,甚至绝收。”他说。
而精确定量栽培技术则能有效降低水稻个体中的冗余氮肥,让个体健壮,在栽培方式上讲究通风性、透光性,有效降低了水稻病的发病几率,减少农药用量2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