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动态
杏彩app-浅析明清时期宁夏平原水稻的种植
关于宁夏平原的水稻种植在明清时期的情况,许多学者进行了研究,其中包括袁学者如萧正洪、叶杂咏曳、袁素、袁赞等等。
明清时期的宁夏平原水稻种植地域特色明显,被称为“塞江南”。学者对这一时期宁夏平原水稻种植进行了多方面的论述,主要涉及环境与技术选择、中国历史农业地理、中国农业通史、宁夏农业史、宁夏经济史等相关章节。
明清时期宁夏平原水稻种植的动力因素及其影响尚未有系统的解读。因此,本文选取明清时期的宁夏平原为研究区域,主要依据方志资料,对水稻的种植状况、驱动机制及其影响进行梳理和阐述,旨在弥补学界对明清时期宁夏平原水稻研究的不足。
宁夏平原位于黄河西套地区,地形平坦,灌溉水源充足,因此水稻种植在这里历史悠久,又被誉为“塞北江南”。据当地方志记载,宁夏平原地区的土地肥沃,适合种植各种五谷,尤其适宜种植稻谷和麦类作物。
明清时期的宁夏平原各个州县都广泛种植水稻,宁夏府志、中卫县志、灵州志等地方志都将稻谷列为当地主要物产,包括粳稻、糯稻等不同品种。水稻在当地农业生产中占有很重,但种植范围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受自然条件和社会因素的影响,有时会有所增减。
随着水利工程的建设,宁夏部分州县可以开垦之前的荒废土地,因有水灌溉,转变成了稻田,增加了水稻的种植面积。为了减轻河患,明清时期的统治者有时也会有意缩减水稻种植的范围,因为水稻需要大量的水资源,而过度灌溉可能导致河流水流量减少,河道淤积等问题。
为了保障河道畅通和合理利用水资源,官府采取了一些措施,例如规定种稻之处轮流更换,控制水稻种植面积,以减少用水量。这些措施旨在平衡水资源的合理分配,保护农田和河流的可持续发展。
农时保障是农业生产的前提。就宁夏水稻的播种时间而言,根据乾隆时期的宁夏府志记载,小满后种谷子,芒种前后种稻,夏至种糜子、绿豆,秋天末伏种冬菜。由于宁夏平原无霜期短,适宜水稻生长的时间也有限,因此水稻的播种时间要在芒种前后进行。
宁夏水稻的熟制为一年一熟制,并要与其他旱地作物进行轮作。明清时期宁夏平原的种植制度相当复杂,土地利用率很高。水稻主要种植于秋天,一年只有一熟,与麦、扁豆以及冬菜等旱地作物进行轮作,大大提高了土地的利用效率。
根据史料,宁夏平原水稻种植采用较为落后的直播法,水稻单位产量相对较低。即使到了时期,水稻生产技术也没有显著改观,仍属于粗放经营。整体来看,明清时期宁夏平原的水稻种植在播种时间、水稻熟制、土壤耕作和作物栽培技术等方面存在较为落后的情况。
在宁夏平原种植的水稻有多种品种,如旱稻称为秔稻,晚稻称为籼稻,黏性的称为糯稻。明人在对宁夏平原的描绘中,称其为“孤城尽日鸣笳鼓,流水长年起稻秔”,表明当地水稻种植历史悠久。
宁夏平原的水稻品种主要有粳稻、糯稻和籼稻三种。水稻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广泛种植于当地,成为宁夏百姓餐桌上不可或缺的重要食物。富裕家庭和中产阶层往往将稻米和稷一起炊煮,而较贫困的家庭则主要食用稷。这体现了宁夏水稻在饮食和社会地位上的重要性。
除了食用,水稻在宴客祭祀等方面也有重要用途。在四时仪节和元旦等节日,供奉香烛、祭拜先祖时都会用到水稻。学校用来支出的学田中也普遍种植水稻。宁夏平原水稻的种植多样化,不仅为当地居民提供重要的食物来源,也在宴请客人、祭祀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水稻种植在北方一些地方形成了一种传统文化,其核心价值在于通过合理利用水资源,最大化发挥农业增产潜力,提高土地利用率。宁夏平原地处黄河附近,地形平坦,便于灌溉,因此成为理想的农业产区。
早在北周时期,官府曾将大量江南百姓迁往宁夏平原,带去了江南先进的稻作技术与文化。史载,这些来自江南的人在宁夏平原继续保留着江南的礼仪风俗,形成了一种类似江南的文化,因此被称为“塞北江南”。
宁夏平原自古就种植水稻,早在北周隋唐时期,宁夏平原就已经开始大范围种植水稻。北宋年间,水稻和小麦已成为宁夏平原的主要粮食作物。元代至元元年,官府对河渠进行整修,恢复了唐徕、汉延等多个水渠,灌溉面积达九万余顷。
这大大促进了宁夏平原的水稻种植事业,并使水稻成为十分重要的粮食作物。该地区的水稻种植拥有深厚的技术积淀与文化传统,并在明清时期得以延续与发展。水稻种植在宁夏平原形成了一种重要的传统文化,其价值在于合理利用水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成为当地的主要粮食作物,并延续至明清时期。
在宁夏平原这样一个位于西北内陆地区,野旱则赤地千里,潦则洪流万顷的地方,发展水稻种植的关键在于对黄河水源的利用,而这必须依靠水利事业的发展。明清时期正是宁夏平原水利事业发展的高峰时期。
宁夏位于北邻大漠、南挹关秦、东接榆延、西连甘肃,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尤其在明朝时期,宁夏卫更是保卫边境的九边重镇之一。为了巩固国防、维护统治,明清的统治者都重视水利事业的发展,本着一方之赋,尽出于屯屯田之恒,借水以利农的思想,对宁夏平原的水利事业进行了不遗余力的开发。
据史料记载,明朝对宁夏的汉延渠、唐徕渠、汉伯渠、秦家渠、蜘蛛渠等古渠进行了疏通整修,并开凿了许多大小渠道。到了清朝,宁夏的水利事业在明朝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发展。清代志书中记载的河渠共计26条,全长计2161华里,灌田面积达19866.5顷。
除了水利工程的建设,明清统治者对水利管理机构以及河渠管理制度也进行了完善。在明朝宣德六年(1431年),朝廷设置了宁夏河渠提举司,负责专管宁夏的水利事宜。隆庆六年(1572年)又设立了宁夏屯田水利都司,官曰。清代宁夏各河渠的管理由宁夏水利同知衙门统理,后来改归宁夏知府代行监理。
明清两朝还总结了以往各代经验,结合当时特点,形成了一套管理河渠渠道工程的制度,这使得宁夏水利事业的发展达到历史时期的巅峰,为宁夏稻作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技术条件。
移民是农业技术和农业知识传播的重要载体。历史上不同区域间的农业科技交流往往通过移民这一途径得以实现。宁夏平原水稻种植的产生与发展受到了南方稻作技术的影响,来自南方地区的移民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北朝时期,周宣政年间,周陈两国交战于淮南,周朝大胜并俘虏了陈将吴明彻和数万陈国士兵。为了控制和安抚这些数量众多的敌国士兵,周朝统治者将他们分散安置在宁夏。这些投降的士兵来自稻作技术发达的南朝,他们掌握着当时先进的稻作技术与经验,并很可能带去了水稻品种。
宁夏平原自秦汉时就发展了灌溉农业,邻近黄河,水源充足,南方人擅长稻作农业,这两点结合并发生作用,很可能是宁夏水稻种植事业的开端。明清时期的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制度的完善以及南方移民带来的先进稻作技术,共同促进了宁夏平原水稻种植的发展。
明清两朝是宁夏平原人口迅速增长的时期。明朝初年,为充实边疆、巩固边防,明廷设立了宁夏卫,并迁入四方移民并屯驻大量军队。史载,洪武九年立宁夏卫,隶陕西都司,徙五方之人实之。
使宁夏平原的人口进入了稳定发展时期。到了清代,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进步,政局相对稳定,加之清王朝实行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的政策,宁夏平原的人口急剧增长。到了乾隆至嘉庆年间,人口增长达到高峰,据乾隆叶宁夏府志统计,宁夏府人口总数已超过135万。又据嘉庆叶大清一统志统计,宁夏平原人口进一步增长,达到了1392815人。
生齿日繁,加之耕地有限,当地的人口压力不断加大。人多地少的矛盾已成为明清时期宁夏平原尖锐的社会问题。在巨大的人口压力下,人们只得千方百计地提高粮食产量,而水稻种植在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水稻是中国传统粮食作物中单产最高的作物,一亩之稻可以养活一人,十亩之粱若麦仅可养活一人。且水稻种植能提高宁夏平原的粮食单位产量,且虫灾的害亦少于陆田。种植水稻不仅提高了粮食的单位产量,而且可以与其他旱地作物进行轮作,增加了宁夏地区农业的复种指数,提高了土地的利用效率,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夏稻米除了用于本地消费外,还可大量销往外地。左宗棠曾提到,宁夏的粮食大约在晋朝时就供不应求,晋中卫大米运往晋中的舟运不少,一部分由水路运送到包头,再由包头转运到内地。光绪年间的史料记载显示,糯米和粳米每担重约四百斤,约值银陆两零,每年运销省城约五百余担。
宁夏平原在明清两朝是重要的西北军防重镇,尤其在明朝时期作为九边之一的关键防线,更是抵御蒙古入侵的前线。宁夏地处三面临边,独以一面屏蔽关陕,是明清两朝重要的军事要地。
明清两朝都在此驻扎了大量军队,当地人称之为“远近军屯连戍”。种植水稻对军事的意义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为当地的大量驻军提供粮草,二是种植水稻本身就是军事行动的一部分。在提供粮草方面,明清军队大多以稻米用作粮饷,特别是在清朝,八旗家属无论老幼一律按月发给米粮。
乾隆叶宁夏府志也记载了对满营官员采购粳米的规定,要求宁夏满营官员按时采购粳米。这说明军队及官府对水稻有着巨大的需求,宁夏在当地进行水稻生产为军队及官府提供了充裕的粮草,同时减轻了官府从内地向边境转运物资的消耗,为巩固边境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宁夏平原的水稻种植拥有悠久的历史。黄河的侧畔流经这片土地,为它带来了肥沃的泥沙和源源不断的灌溉水源。在明清时期,由于南方稻作技术的北传和力量的推动,加上水利事业的兴盛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宁夏平原的水稻种植事业蓬勃发展。
这一地区水稻种植的繁荣对于增加粮食供给、巩固边疆和优化种植结构都产生了重要作用。水稻的高产以及灌溉系统的建设使得宁夏平原能够提供充足的粮食,满足本地人口的需求,同时还可大量销往外地,为整个国家的粮食供给做出贡献。
宁夏作为西北军防重镇,军队驻扎在当地需要大量的粮草,水稻的种植为军队提供了充足的军粮,巩固了边疆的防线。水稻种植还优化了宁夏平原的种植结构,使得土地的利用效率更高,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