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动态
杏彩app-“奔月”稻种扎根华农邀你一起云养水稻!(内有播种视频)
华南农业大学繁花锦簇,温室大棚里正在进行一场特别的牛年春耕。2月26日12时,华农国家植物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郭涛和6名学生正以“绣花”般的巧劲,用镊子夹起一粒粒萌芽的稻种,种进6个装满泥土的蓝色育秧盆里。
一粒粒稻种看似平常,实则非同寻常。它们在去年11月24日搭乘嫦娥五号探测器,历经22天21个小时、76万余公里的“环月旅行”过后顺利返回地球、来到广东。这趟“旅行”历经艰难险阻,遇上过“范艾伦辐射带”和太阳黑子爆发,预期将诱发更强烈的基因突变,极大拓展了人类航天育种的研究边界和想象空间。
“它们名为‘航聚香丝苗’,是名副其实的‘太空二代’,也是目前人类史上飞得最远的稻种。”华农国家植物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陈志强介绍。
这些稻种的父亲“华航31号”是航天育种成果,更是广东“网红”扶贫品种,已在江西、广西等地大面积推广种植。它们的母亲“航恢1508”同样来自太空,导入了20多个具有知识产权的优良基因,一煮成米饭,满屋飘香。
20分钟后,天空下起了淅沥小雨,郭涛和学生们终于把1500多粒稻种在育秧盆里种满了。稻种们躺在泥里,排成间隔1.5厘米的点阵,冒出的嫩芽斜指天空。
30天后,这批稻种会长成秧苗,并被移栽到田间,将于6月底成熟。经历3年—4年的选育后,它们中的优胜者有望通过农业部门审定,实现大规模种植,走上千家万户的餐桌。
“这批水稻有望在6月底迎来收割,然后进行第二个世代的播种。如果顺利的话,育种成果有望在明年底初步呈现。”华农国家植物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郭涛介绍,按照航天育种的一般规律,在4至5个世代后可以把水稻的优良性状稳定下来。
航天育种的原理并不复杂。因为空间环境具有高真空、微重力、弱磁场及复杂辐射等特点,太空射线中复杂的高能重离子冲击生物细胞,诱导其产生遗传变异,就能获得新的性状。
从1987年开始,我国通过返回式卫星、飞船、高空气球等进行空间诱变育种,1996年开始进入航天育种研究。首颗专门用于航天育种研究的返回式科学技术试验卫星“实践八号”,在2006年9月9日发射升空;去年6月,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搭载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搭载了总数达988件的航天育种样品。
这些回到地球的种子,再经过一系列地面培育、筛选和验证,获得的新品种往往会具有相对原先品种更加出色的特质,例如抗病害、高产等。种子从太空回来,仅仅是“原料”。最终是否能够种植量产,还要经过数年的培育、筛选、验证等工作。
一大批航天育种研究成果和植物新品种早已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像华农国家植物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自1996年以来就利用返回式卫星、神舟飞船等进行了23批次搭载试验,共搭载了水稻、蔬菜、林木、花卉等267份生物材料,其中选育出64个植物新品种通过各级审定,先后获得包括两次广东省科技奖一等奖等在内的省部级奖励6项。
1926年,被誉为“中国稻作学之父”的丁颖在广州郊区发现野生稻;1936年,他从华南水稻栽培品种“早银占”和印度野生稻人工杂交稻的后代中,选出每穗几百粒以至千多粒的系统,俗称“千粒穗”。这对于水稻高产潜力研究很有启迪意义,引起了国内外稻作科学界的极大关注。
丁颖是我国第一个用栽培稻与野生稻杂交育成新品种的稻作学家,开创利用我国丰富的稻作遗传资源的新途径,成为我国野生稻种质资源收集、研究和利用的先驱。
丁颖院士收集的7000多份稻种,由他的学生、中国科学院院士卢永根从北京带回广州,成为华南农学院开展水稻育种研究最宝贵的材料,并逐渐扩充至一万多份水稻种质资源,是我国水稻种质资源收集、保护、研究和利用的重要宝库之一。
卢永根师从丁颖,一生专注于水稻遗传研究,被人尊称为“布衣院士”。2019年,卢永根被追授“时代楷模”称号。2020年,卢永根被追授“全国优秀党员”称号。
同样师从丁颖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黄耀祥,于1959年早季就选育出矮秆、分蘖力强、穗大、结实率高的新品种“广场矮”,使水稻的耐肥抗倒性大为加强,产量潜力大幅提高,为解决中国人的温饱问题发挥了重大作用。他因此被称为“中国半矮秆水稻之父”。
罗锡文院士致力“铁牛下田,专家种地”,长期从事水稻生产机械化和农业机械与装备机电一体化技术研究。首创同步开沟起垄施肥水稻精量穴播技术体系,创新研制成功水稻精量穴播机和水田激光平地机;突破了农业机械导航与自动作业系统关键技术,在国内首次研制成功无人驾驶拖拉机、水稻种植机械和棉花播种机械。他和他的团队开展的无人农场已经实现“耕种管收”全程全面机械化,将作业人员从繁重的驾驶操作中解放出来,大大提高了作业效率。未来,该项技术有望被推广至全国。
中国科学院院士刘耀光是卢永根院士的学生,主要从事植物育性发育的分子遗传和基因工程研究。在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与恢复性、不育与亲和性、光温敏不育性等遗传系统的基因克隆和分子作用机理方面取得了系统性、创新性研究成果。
这次“太空种子”的播种地点华农国家植物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国内水稻研究的龙头单位。 “中心从‘十一五’到‘十三五’期间一直主导组织国家级水稻研究项目。 水稻是我们团队的主业,研究力量最集中,最有发言权。 广东的气候条件也适合种植和研究水稻,我们底气特别足。 ”中心主任陈志强说。
自1996年以来,该中心先后培育出57个水稻新品种,通过各级品种审定,其中农业部认定超级稻品种4个,获得教育部优秀科研成果奖、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广东省科技奖等省部级奖励9项,创造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关乎中国人的饭碗。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种子大国,种业市场规模将近千亿,但种业自主创新水平与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破种业卡脖子关键问题,对确保“米袋子”“菜篮子”安全供给具有重要意义。
不久前,中央、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明确提出,打好种业翻身仗。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近日,《广东省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工作方案的通知》印发,明确全省水稻种植面积稳定在2600万亩以上、产量保持在1000万吨以上,稻谷自给率稳定在60%左右,确保全省粮食种植面积不减少、产能有提升、产量不下降。
此次深空空间诱变实验,有望帮助人类更深入了解水稻如何响应深空环境的分子及遗传机制,为探索生命起源、物种进化和宇航生物安全提供理论支撑;获取一批具有重要价值的优良新基因,并形成完善的关键基因利用技术体系,服务于水稻品种选育;选育一批高产、优质、多抗、绿色的水稻新品种,满足多元化产业需求,通过产学研合作推广应用,提升我国粮食安全水平。
“这次搭乘我国的航空器进行深空空间诱变试验,是100%的中国原创,必将产生一大批原创性的科技成果。”陈志强认为,此次嫦娥五号搭载的深空空间诱变材料,不是一国、一校的成果,应该上升到为全世界、全人类服务的高度。
他进一步表示,希望借此机会开展对深空航天诱变的系统性研究,规划设计从基础研究到应用基础研究,再到应用研究的科研全链条;创建、发现、挖掘一批好的基因和突变体,培育一批优质的新品种,服务国家粮食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