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动态
杏彩app-宿迁市2023年稻米产业发展意见政策解读
2023年是全面落实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开好头,起好步,事关全局。粮食安全是的基础,党政同责抓粮食突显了粮食生产的极端重要性。水稻是高产稳产粮食作物,稳定水稻产能对保障全市粮食生产目标的实现至关重要。突破瓶颈制约,加快全市稻米全产业链转型升级,促进稻米产业高质高效发展是保障水稻生产稳定的关键。为此提出如下发展意见。
(一)全市稻米产业总体发展思路。以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总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引,全面贯彻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的决策部署,坚持稳定面积与提高单产相统一,保供增效与绿色发展相协调,本土品种选育和外引品种筛选相统筹,标准化生产与新技术应用相衔接,招大培强龙头和做响公共品牌相结合,全面加速稻米全产业链提档升级步伐。
(二)主要目标任务。2023年全市水稻种植面积稳定在355万亩以上,总产220万吨,产值60亿元;优良食味水稻品种推广面积210万亩以上;优质水稻订单生产120万亩;创建水稻绿色高质高效示范片70个以上;稻田综合种养稳定在60万亩左右,产值28亿元;稻谷精加工320万吨以上,实现工业总产值115亿元;稻米深加工实现总产值15亿元;稻米全产业链实现产值240亿元。新建10万吨以上精制米加工企业1家,改扩建稻米加工企业4家。
(三)加大政策责任落实,稳定水稻种植面积。近两年受国内国际诸多因素影响,稻米行情不佳,“增量不增收”成为了主基调,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农民种稻的积极性,对稳定水稻种植面积较为不利。各地要把稳定水稻面积放在完成粮食目标任务重中之重地位来考虑,强化种稻补贴政策的扶持力度,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严格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确保水稻种植面积稳定。2023年全市水稻种植面积确保稳定在355万亩以上(其中:沭阳县110万亩、泗阳县55万、泗洪县98万亩、宿豫区45万亩、宿城区32万亩)。
(四)提升绿色高质高效创建水平,放大示范引领效应。针对各地在绿色高质高效创建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市局专门制定下发了“宿迁市粮油作物绿色高质高效示范片建设提升行动方案”,各县区要根据自身区位优势,重新优化布局示范片建设,突出规模效应和示范引领作用,主要在交通干道沿线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区域内进行布局设点,实现“以点带片、连片成线”的整体布局效果,县区之间要相衔接,全市要形成“一盘棋”。各地各部门要积极争取财政资金支持,整合涉农项目,打捆使用资金,引导社会资本投入,鼓励农业经营主体积极参与,探索建立“由县区农业部门制定项目申报指南→经营主体申报→专家评审确立承担主体→过程跟踪监督评价→依据绩效考评结果→财政资金先建后补”项目运行机制。共同推进水稻绿色高质高效创建,全力把示范片打造成稻米全产业链协调发展的产业标杆,引领全市优质稻米产业走上高质量发展道路。
(五)狠抓标准化种植基地建设,助推基地提档升级。全市在水稻生产优势区域,聚焦主体优质品种,推行集中连片规模化种植,鼓励各地加大对涉农资金整合,向优势种植区集聚,开展对优质品种标准化种植的生产主体用种补贴试点,从根本上扭转种植基地品种多乱杂、种植标准不一的被动局面。进一步优化品种区域布局,加大优良食味水稻品种推广,杂交稻以中熟籼稻品种为主,推荐种植徽两优898、荃9优220、九优粤禾丝苗、明两优丝苗、润两优612、扬籼优953等品种;粳稻以中熟中粳品种为主,推荐种植南粳5718、华粳5号、徐稻9号、泗稻16号为主,搭配种植南粳518、泗稻22号等品种。
根据当地生态条件、主体播栽方式选择最适宜品种,规模化集中连片种植,重点在宿豫区东北片、沭阳西南岗、泗阳西北部优质籼米优势种植区提升“百万亩优质籼米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水平;在沭阳沂东北,泗洪、泗阳、宿城环洪泽湖片区优质粳米优势种植区提升“百万亩优质粳米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水平。2023年全市优质水稻规模化集中连片种植210万亩,其中沭阳70万亩,泗洪60万亩、泗阳35万亩,宿豫30万亩、宿城15万亩,为全市粮食产能的稳定和优质稻米产业建设提供足够的优质原粮支撑。
(六)加快优良品种引种和自有品种选育,推动水稻种植品种更新。种子是粮食的“芯片”,水稻增产和品质提高首要条件就是选择适宜的品种进行播栽。鼓励和支持宿迁市农科院、中江种业、瑞华农业、欢腾农业等本地科研育种单位,加强与省内外科研单位合作,围绕市场消费需求和宿迁自然资源特质,通过材料资源共享,技术人才聚合,开展联合育种攻关,加快推进宿迁自有杂交籼稻品种选育工作,切实为宿迁优质稻米(粮油)精深加工产业链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种源和优质原粮支撑。2023年,全市力争选育宿迁自有籼稻品种1个,粳稻品种1个,参加区试品系7个;引进优质品种3个以上。
(七)发展优质水稻订单生产,推行产加一体化模式。按照“种植(主体)基地+龙头(加工)企业”产加一体化发展模式,全力推广订单生产,加快形成定向供销关系,进一步巩固提升“百万亩订单工程”实施成效。重点以苏北粮油、贵嘴米业、农垦米业、华源米业、金粮米业、佳隆米业、春阳米厂、华祥米厂、中谷米业、金丰米业等10家加工企业作为订单生产的主导单位,以地方粮储企业为补充,在全市三大优势种植区建立订单生产基地。鼓励授权使用“宿有千香、宿迁籼米、泗洪大米、高墟大米”公共品牌的企业率先在三大优势种植区建立订单生产基地。2023年全市推行订单生产面积120万亩:其中沭阳45万亩、泗洪35万亩、泗阳15万亩、宿豫25万亩、宿城10万亩,为全市稻米产品的提档和附加值提升提供保障。
(八)推广绿色高效技术集成,提升稻米生产水平。集聚绿色高质高效创建、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和优质稻米产业集群建设等项目资源,聚焦稻米全产业链开发,围绕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绿色化、融合化生产需求,加大绿色高质高效关键技术模式集成推广力度。
一是推广水稻集中育秧技术。要进一步加大集中育供秧基地和育苗中心建设力度,切实解决好家家户户分散育秧、难以育壮秧等问题。要大力推广壮秧剂拌土、基质代替营养土、机械流水线播种、室内暗化立苗、无纺布覆盖、微喷灌控水等育秧技术,扩大壮秧剂、基质、秧盘、无纺布、安全高效生化调节剂应用比例。要突出控种、控水、化控育秧管理关键环节,努力提高精准育壮秧调控水平。
二是推广毯苗中苗机插综合配套技术。要进一步巩固提升毯苗机插水平,大力示范推广毯苗中苗机插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水稻机插侧深施肥技术,全力扩大机插秧规模,全力压减直播稻种植面积。要力足争时抢栽,推行常规粳稻毯苗中苗机插宽行改窄行(30cm改为25cm),杂交籼稻毯苗中苗机插宽行宽距适苗(30cm*17cm、2~4苗/穴)机插技术,栽足基本苗,因田因苗精准调控肥水,采取病虫草绿色防控等关键措施,构建高质量群体。要因地制宜开展水稻高产保优技术试验示范,促进技术配套、产能提高、品质提升、生产安全。要加强插秧、施肥、化除一体化栽培技术示范推广,促进肥药品种与机械装备互为配套,增强肥药减量高效、省工节本提质效果。
三是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推行标准化生产是保障稻米质量的前提,生产中要全面推行我市已制定的规程标准,加大对已发布的宿迁地方标准《绿色食品—水稻生产操作规程》《优质长粒籼稻生产技术规程》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地理标志质量控制技术规范―宿迁籼米》技术规范,《宿迁籼米—稻谷种植技术规程》《宿迁籼米―稻谷》《宿迁籼米—大米加工技术规范》《宿迁籼米—大米》4个团体标准的“按标生产”宣传培训力度,全面提高按标生产的覆盖面。
四是推广“水稻+N”绿色高效种植模式。要因地制宜加快推广稻虾、稻鸭、稻鱼、稻鳅、稻蟹等稻田种养结合模式,扩大稻菜、稻瓜等轮作模式规模,发展绿色稻米、有机稻米,提高复合种植效益。
(九)全力招大培强,加速强链补链延链步伐。围绕市重点产业链培育计划和“三群四链”发展目标要求,瞄准稻米产业发展中的短板弱项,突出链条节点龙头企业的招引培强,在强链补链延链上寻求更大突破。重点在宿豫来龙、新庄新建(招引)年产10万吨以上精制米加工企业1家,2023年招商主攻苏垦米业、北大荒、中粮集团、益海嘉里等旗舰型稻米加工企业;支持康之源、苏北粮油、谷维康、润益科技等米糠油加工企业加强科技合作攻关,扩大加工产能、提高加工产出率和产品质量,进一步提升其产品附加值;鼓励宿迁国民生物科技、三羊食品、宿迁达利等企业开发生产以大米为原料的休闲、即食食品,进一步提升产能,延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
(十)积极拓展市场营销渠道,唱响本地公用品牌。充分发挥“宿有千香”“泗洪大米”“宿迁籼米”“高墟大米”等公用品牌引领作用,积极健全完善“公用品牌+企业品牌”品牌营销机制,积极开展展销会、推介会等活动,加大稻米产品宣传推介力度,增强产品市场知名度,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大力推进“互联网+”稻米出村进城,支持生产经营主体推广直播带货、社交营销、直供直销等新模式。加强与京东、天猫等大型知名电商平台的合作,开设自营店、专营店和地方特色馆,重点突出“珠三角”、“长三角”以及闽、浙、赣等宿迁稻米产品主销区,推动宿迁稻米“走出去”。“宿有千香”“泗洪大米”“宿迁籼米”“高墟大米”品牌年销售额力争突破30亿元。
(十一)切实加强生产技术服务,保障稻米生产安全。围绕稻米生产全程解决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