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动态
杏彩app-建立耕地一本账 管好全市责任田
今年以来,我市逐级下达2023年耕地保护目标任务,同步下发区县党委政府耕地“一本账”及提醒函,表格式、清单化明确考核“红线”措施,进一步压紧压实各级党委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用实际行动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万亩,这是重庆的耕地红线。每一亩耕地,对重庆而言都是宝贵的资源,必须牢牢守住。而同时,重庆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分别占幅员面积的75.8%和18.2%。耕地往往存在形态破碎、分布零散的问题,“管”起来并不容易。
迎难而上,重庆坚决把耕地保护作为“国之大者”,印发《关于加强源头治理坚决遏制违法违规占用耕地问题的通知》,以数字化赋能耕地综合监测监管,上下联动,管好耕地“一本账”,严守区县“责任田”。
今年3月15日,市耕地保护建设工作专班印发《关于加强源头治理坚决遏制违法违规占用耕地问题的通知》,部署开展违法违规占用耕地问题综合监测监管工作。
重庆重点围绕耕地保有量、永久基本农田、耕地占补平衡、耕地进出平衡、违法占用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等“一票否决”事项,建立了耕地“一本账”,形成了包含各类问题情况的七张报表。
以此为支撑,重庆对全市耕地进行精细化管理,全面评估全市各区县耕地保护情况,全盘研判当前耕地保护面临的形势,全数分析冲击耕地红线隐患问题,实时掌握数据变化、及时预判耕地流向、及早部署相关工作。
同时,全面摸清耕地“非粮化”存量底数,系统思考耕地保护和林业发展空间的关系,分类处理退耕还林涉及耕地保护历史问题、规范处理耕地保护和新增绿化造林关系,充分保障耕地后备资源空间,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管理,为实现耕地占补平衡、进出平衡、补足目标任务缺口夯实基础。
闭环管理,及时监测预警。针对年度国土变更调查滞后性问题,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全力加强耕地监测监管和源头管控,通过周调度、月评估、季监测对耕地进行“跟踪式”监管,建立起一本“点、线、图”相结合的“活账簿”。不仅根据自然资源部土地卫片执法、耕地保护卫片、半年自然资源监测和市级自然资源常规监测等动态更新数据“点”,实时掌握耕地变化情况;还深入分析往年耕地变化“折线”,提前预判耕地流向趋势,避免出现耕地突然流出情况;并探索建立实施“五色图”评价工作机制,直观反映工作进度、问题类型、涉及行业、区县排位等。同时,对照耕地“一本账”数据反映突出情况切实找准问题、精准分析研判、提出整改意见、细化具体措施,确保及时预警、及时部署、及时整改。
明确责任,才能落实落细。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坚持底线思维和问题导向,不定期向各区县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发送《提醒函》,做到及时预警、及时部署、及时整改。
纵向,该局充分发挥全市各级耕地保护工作专班统筹抓总作用,层层传导压力,以督导倒逼落实,指导各区县对标对表开展本地区耕地保护现状评估,逐步建立乡镇耕地“一本账”,制定切实可行的严守耕地红线实施方案,提升自主综合监测能力,全面建立“人防+技防”的动态监测体系,实现各类问题“早发现、早报告、早查处、早整改、早销号”。
横向,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进一步加强与公安、检察、法院等机关以及农业农村、林业等部门的联动协作,确保全市耕地总量不减少,力争完成年度耕地保护目标任务。
随着守好耕地红线的意识深入人心,重庆各区县也积极行动起来,结合实际探索方法,坚决守好“责任田”。
“2月中旬,我在巡田时发现有村民在这儿私挖耕地扩建鱼塘,立即上报。镇上和村里及时制止了这起破坏耕地行为。今天我过来看看现场恢复情况。”
杜贵兵指着旁边的一块农田说,当事村民已经反省了自己破坏耕地的行为,表示要在恢复的耕地上种植水稻。
守好耕地,人是关键。2022年8月,永川区耕地保护建设工作专班印发耕地保护网格化动态巡查监管工作方案,建立了“区、镇(街)、村(居)、社(组)”四级巡查监管体系。其中,明确全区2881名耕地保护网格员,对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及耕地撂荒、破坏等情况进行重点巡查核实,打通耕地保护“最后一公里”。
据悉,为进一步建立完善耕地保护网格化动态巡查“发现、报告、核实、处置、销号”全流程管理机制,加强统筹调度和问题分级处置,永川区制定印发网格化动态巡查处置流程图,对巡查发现的问题实行台账式管理,按月更新上报。同时要求每名耕地保护网格员每周至少巡田1次,对于巡查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要及时制止和反馈,确实无法当场制止的要逐级上报,为进一步开展问题核查和分类处置工作提供线索。
截至目前,永川区耕地保护网格员累计巡查7.6万余人次,制止、防范耕地“非农化”“非粮化”行为360余起,耕地保护网格化动态巡查监管工作初见成效。
“扫了二维码,在手机上就能看到家门口的土地是不是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砌猪圈、种果树前‘扫一扫’就不会破坏耕地了。”近日,奉节县竹园镇丰竹村村民陈良秀在学会使用“奉耕码”后说。
“奉耕码”正是奉节县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组织开发的耕地保护专码。群众可扫描二维码,查询永久基本农田、一般耕地、生态保护红线,企业可以运用该码帮助项目选址,执法人员可以通过该码加强耕地监管。
位于长江三峡库区腹地的奉节县,境内山峦起伏,大部分耕地较零散,许多农户对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的范围掌握不全,修建房屋农舍时无意间侵占耕地的情况时有发生。“奉耕码”的出现,让群众也能对耕地“一本账”心中有数,十分实用。
今年4月,“奉耕码”发布当天访问量就超过1万次,查询2900余次,有关部门接到违法举报线起。为提高群众对“奉耕码”的知晓率和使用率,当地政府综合运用广播、视频、海报等形式进行宣传推广,奉节还专门组建队伍进村入户手把手引导群众使用,“奉耕码”已走入寻常农户家。
日前,在奉节县五马镇,夔茶生态农业发展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也通过“奉耕码”查看了周边的土地功能定位,为合作社计划实施的500亩白茶种植项目考察选址。
该负责人坦言,以前,因为对土地性质不了解,当地部分企业在项目选址时不慎“踩”到耕地红线,走了弯路。现在有了耕地保护专码,用地企业只需扫码、定位两个步骤,就可足不出户直观查看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在产业项目规划选址时可轻松避让红线,加快了项目进度。
奉节县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会加大“奉耕码”宣传力度,吸收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升级“奉耕码”,确保在探索山区耕地数字化管理上取得新突破,牢牢守住全县81.3万亩耕地保护红线。
有了“一本账”,管好“责任田”,同时也要做好耕地恢复补足工作,才能真正守住耕地红线。为此,重庆推出了一系列举措。
市级层面,重庆组成守耕地红线工作组,赴区县开展实地调研督导,帮助基层解决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督促区县完成耕地保护年度目标任务。
同时,组织开展耕地恢复补足专项行动,充分调度基层力量,多渠道落实资金、强化队伍保障、狠抓工作落实,有效控制了全市耕地持续减少的势头。
此外,重庆还摸清耕地“非粮化”存量底数,分类处理耕地保护和林地管理历史遗留问题,统筹优化耕地和林地空间布局规划,建立耕地后备资源数据库,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管理,为实现耕地占补平衡、进出平衡、补足目标任务缺口夯实基础。
江津区就是在市级层面指导下,耕地恢复工作进展良好的例子之一。2022年,江津区耕地恢复补足推进有力有序,全年完成耕地恢复6.34万亩,在2022年度实现耕地数量净增加,2022年现状耕地为112.45万亩,较2020年净增加3700亩,较2021年净增加7500亩。
这是如何做到的?江津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江津区委、区政府对耕地保护工作高度重视,成立了以区长为组长的江津区耕地保护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规划自然资源局),成立了以分管副区长为组长的耕地保护建设工作专班统筹全区耕地恢复补足工作。
江津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和各镇(街)也对标对表分别成立了耕地保护建设工作专班,在区耕地保护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具体实施耕地恢复补足工作。区四大班子主要领导、分管领导、联系领导多次带队深入一线、深入田间地头调研全区实际情况,研究制定政策、路径,指导基层稳妥、有序地开展耕地缺口恢复补足。
同时,江津区出台以《关于进一步加强耕地保护的实施意见》为主,《关于实行全区耕地保护“网格化”动态巡查监管的通知》等为辅的政策文件,健全了具有江津特色的“1+3”耕地保护体系,从而全面规范全区耕地恢复补足工作。
为了调动镇街、村社的主动性和农民群众的种粮积极性,江津区还建立了耕保激励机制。江津区2022年恢复补足耕地中有0.8万亩可用于占补平衡,产生的新增耕地收益按照3.6万元/亩包干拨付镇街作为耕地恢复工程施工及后期管护费用。根据当年度全区耕地总量,在耕地后期管护利用激励资金中,每年按3元/亩的标准落实“网格化”管理工作经费336万元。
忠县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建立耕地“进出平衡”指标有偿调节机制,筛选符合条件且长期稳定利用耕地图斑,以乡、镇、街道为单元,建立耕地“进出平衡”指标资源管理库,制定出台《忠县耕地“进出平衡”指标有偿调剂使用管理办法(试行)》,就指标生产、调剂、价格等进行规范管理,确保有限的指标用在该用的地方。通过重庆农村土地交易所线亩“进出平衡”指标有偿调剂给重庆泽润水务有限公司,用于落实忠县黄钦水库扩建项目耕地永久淹没区域“进出平衡”任务。
“目前,忠县耕地‘进出平衡’指标仅在县域内调剂,优先解决重大项目、民生改善、乡村振兴等领域,全力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用地保障。”同时,忠县将指标调剂价款主要用于耕地恢复补足、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等耕地保护重点工作,全力遏制耕地“非粮化”、防止“非农化”蔓延态势,切实扛牢耕地保护责任。
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重庆将严格落实刚性指标考核要求,实行“一票否决”、重大问题终身追责。对耕地“一本账”反映的突出问题,精准分析研判、提出整改意见、细化具体措施,确保完成年度耕地保护目标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