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彩平台官网
杏彩app-雷永辉:生猪全产业链思考
各位领导、同仁,大家晚上好,我是思辨商学的雷永辉,今天跟大家分享的题目是《生猪全产业链思考》。大家都知道我以前在双汇工作,主要也是研究猪和鸡的全产业链实践。今天感谢辅音国际这个平台,让我有机会和大家一起分享生猪全产业链的新变化。现在恰逢我们行业处于一个非常困惑、艰难的阶段,今天晚上一并和大家探讨一下整个全产业链的现状和未来的一些趋势。
先跟大家回顾一下当前中国农业的发展现状。中国农业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进入了一个高速的发展阶段,应该说农业经济也进入了一二三产业融合的阶段。从现状看,农业可能是一二三产业当中最后的一块蛋糕,不管是种植业还是养殖业,或者下游的屠宰肉食品加工业,其实每个板块的头部企业都在进入全产业链的新时期。我们当前的各板块,不管是大企业还是小企业,可能普遍存在经营质量不高,经营水平仍需快速提升的现状。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下农业现代化的定义,为什么在生猪全产业链报告当中要回顾一下农业现代化,其实全产业链也是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的特征,从它的定义可以看到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把农业建立在现代科学的基础上,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来装备农业,用现代经济科学来管理农业,创造一个高产、优质、低耗的农业生产体系和一个合理利用资源又高效、环保的农业生态系统。所以从这个定义大家可以看出,用工业的思维、现代的管理来改造和提升农业的质量。
从养殖的领域,大家经历了散养阶段到规模化的阶段,又到批次化管理、流程化管理、标准化管理,到今天的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实际上这些现象都是产业的升级和进步。全产业链最早定义应该是中粮集团提出的,指田间到餐桌所覆盖的种植、采购、贸易、物流、原料、动保产品、养殖、屠宰、食品深加工、分销、物流配送、品牌推广、食品销售等多个环节组成的完整产业链体系。通过对产品质量进行全程控制,实现产品安全可追溯,打造安全、放心、健康的食品产业链。全产业链最重要的环节是两头:上游的种植(养殖)与下游的营销,重中之重,是上游的自给。全产业链模式使得上下游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从而把最末端消费者的需求,通过市场机制和企业计划反馈到处于最前端的种植与养殖环节,产业链上的所有环节都必须以市场和消费者为导向。从全产业的定义来看,应该说还是非常的完整,也和现在的实际头部企业运行的产业链比较吻合。全产业链的特点是什么呢?刚才的定义其实也已经体现了它的宏观特点。从大的方面讲,上下游是有很多单元和项目,是所有企业共同努力打造的一个品牌,这就是和单纯的养殖业不同的地方。为什么农业不好做品牌?因为你是农产品粗加工产品,大部分是原材料,不能与消费者之间直接建立,所以,就很难塑造一个品牌。第二点就是多环节、多品类、多功能的有机结合的一个整体,它由很多环节组成,每个环节都有不同的产品,每个环节的产供销功能也是不一样的,但是他们是垂直是一体化的。第三点就是从源头到终端,全程可控,标准化生产,产业贯通。第四点是不同产品线之间的采购销售资源可以互补,进行有机协同。不管是种植端、饲养端、屠宰端、肉制品加工端,可能有很多相同之处,甚至有很多渠道可以共用,这就是全产业链的有机互补和协同。第五点是各环节可以根据市场的需要去调整结构,做到利润最大化。比如,当生猪行情比较差的时候,这个时候就可以通过屠宰和深加工来弥补上游的这种行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它可以形成一个垂直一体化的矩阵和全包围,当生猪行情比较好的时候,也可以把大部分产品外卖,屠宰环节可以通过外部的形式进行调整,然后共同把整个产业链的利润和效益发挥出来,这也就是全产业链的优势,这是宏观的特点。
全产业链的形式,基本上纵观全国各大企业的特点来看,我把全产业链按两类进行分配,第一个是按照区域来分,如果说你在地市级开展的从种养到屠宰深加工,就叫区域的一个循环。如果说有多个区域的产业链组合,那就是跨省产业链。如果这种模式不仅仅在中国开展,还在国外发展,这就是跨国产业。第二种分类就是按产业,现在所有的头部企业,他们虽然都在做产业链,但是他们的形式也是完全不一样的。(1)单产业的猪,牧原就是专注猪的垂直产业,从饲料、养殖、屠宰,包括下一步的深加工,完全就是专注于猪这一个品类去开展全国性的产业。(2)双产业链,比如双汇集团,它既是一个猪的全产业链,也做白羽肉鸡的产业链,而且双汇的白羽肉鸡现在已经达到了3亿的规模。温氏是猪+黄鸡的一个双产业的全产业链模式,尽管他们的上下游不是完全匹配,但是他们这么多年以来应该一直在研究和实践全产业链,而且已经配套了相当的规模在运行全产业链。(3)多产业链,比如说不仅仅有猪、鸡、牛,还有水产,这些多品类全国性的产业链,比如说像中粮集团、新希望、正大,它就是多产业,而且跨区域的开展产业链的特大型集团。我们可以看出越是产业多,越是产业链健全的企业,它虽然看起来增长不够快,但是它的规模足够大,然后它的稳定性足够强,它的生存能力和持续的发展能力始终处于头部企业里面处于最稳定的地位。
现在不仅仅是我们养猪行业的规模企业越来越多,头部企业的占比在逐步的提升,关键在屠宰行业和肉制品深加工行业也是一样,所以说每个板块的机械化程度的提升,导致上下游之间的博弈逐步加大。
当生猪行情比较差的时候,它刚好是屠宰行情好的时候,它本身就是一个对立面,这个时候可以通过扩大屠宰业的产量来消化养殖环节的亏损,这就是一种对冲,所以只要你把这种配套的比例和结构调配好,它就具备一个非常强的抗风险能力和盈利能力。
它既可以内部垂直一体,也可以横向去整合资源。不管你是养殖业,还是屠宰业,或是肉制品,你的公共资源是一样的,工业上的这种管理优势,都可以相互的进行整合。这就是为什么能够成本垂直一体化,横向一体化来达到一个成本最优的状态。当然这些不是全部,如果产业链做不起来,或者做失败的企业,它可能因为不专业导致的成本比专业化的成本更高。
就是闭环生产过程受掌控,源头保障食品安全,大家都有切身的体会,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养殖企业特别想干全产业链,又不敢干产业链的一个最大,就是说闭环生产全程可控。
刚才在介绍农业现代化定义的时候,已经说明用工业化的思维来改造农业的现代化设备和现代化的管理,去改造农业和升级农业,让农业品牌变成工业品牌,或者食品品牌,更加贴近消费需求。
就是以前一直把农业、农村、农民定义为初级农产品的制造者,生产一些最原始农产品,都是一些餐厅加工厂的原料和食材,不能完全的触达消费。所以未来的农村可能就会实现从初级农产品到深加工,也可以到销售,实现农牧工商一体化。像现在的乡村振兴,加工企业也在增多,尤其是今天这种信息化时代、电商时代,线上销售的兴起也给农村产品深加工和销售一体化提供了便利,这就是全产业链不是说你想不想做,可能头部企业做的是跨省跨国的产品,中小型企业做的是区域产业链或小产业链,或是合作的产业链,但未来肯定是要走向产业链,关键就是大家一定要多方面去理解全产业链这个定义,不要一说全产业链就是不是必须自己养猪,自己杀猪,自己卖肉,不完全是这个概念。第二点就是谁有能力做,谁能做到最后,关键看结果。今天说做全产业链的企业,能不能走到最后,能不能有一个非常好的结果,现在仍然有很多不确定性。第三点就是时代不会考虑企业的感受和难处,行业仍然保持高速发展,就是说在全产业、专业化的道路上,企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尤其是供给过剩的今天,企业的生存非常艰难,但行业还是照样发展。非洲猪瘟非常严重,你到各个展会上去看,到各家新建的现代化养殖场去看,是不是仍然引入了智能化、信息化、数字化系统,所以,不管你的企业有多么艰难,但行业依然会保持高速发展。第四点就是全产业链不是恐惧模式,不能因为个别的失败案例否定这个模式。其实讲全产业链中小企业应该是最反感提这个概念的,因为他们不太具备这个能力,前期也确实没有特别优秀的案例,所以,大家一直觉得全产业链是一个非常恐惧的模式。
我觉得规模实力,就是说肯定是要有一定规模的,比如养猪的企业,你没有30-50万头的商品猪,你搞什么产业链。因为现在建一个屠宰场最起码都是100万头,你最起码也要满足屠宰场30-50%的产能,才能去拓展。反过来说50万头猪都养不了,说明你在养殖行业也属于中下游水平,在养殖业你都很难做出规模,又有什么理由去做下游,所以,规模是最基本的条件。第二个条件就是管理思维,就是说你没有特别大的规模,没有特别好的经营质量或者生产效益,你有什么理由去拓展下游。第三个条件是经营,今天50万头猪你都玩不转,玩不出经营效果,不能做到行业指标最优,你也不要考虑去做选择,如果1000人-2000人的队伍你都玩不转,你也不要考虑去拓展。第四个条件就是资金,因为全产业链确实需要足够多的资金去投入。现在建一个屠宰场,最起码也得一个亿以上,所以,全产业链肯定是一个重资产的投入,你的企业必须具备一个非常强的融资能力。第五个条件就是人才,人才是企业的基础,人才决定所有,如果企业没有很好的人才,或者说老板没有足够的领导力和人才使用能力,不要考虑全产业链,你能把今天的猪养好,我觉得你就非常不错啦。第六个条件就是决心,当你具备了以上条件,你能不能坚持到最后,这就取决于老板的决心。这个决心是个大决心,你既然选择了全产业链,就要一条路坚持走到底。根据我们以往的经验,最起码说30万头的商品猪,3000万的肉鸡,你才可以考虑储备全产业链。
根据我国目前头部企业的情况,大体上分为三条路径,第一条就是自建,自我完善全产业链,目前的代表企业像双汇、牧原,都是上市公司,可能他们的资金和人才都比较充足,所以选择了自建。自我健全全产业链的路径,不管是从养殖业到屠宰深加工,完全由企业自行投资、自行经营。第二个路径就是合作,如果说你觉得资金压力太大,但是你的企业管理能力很强,就可以采取。比如说商品猪投入比较大,规模比较大的话,就可以和中小企业进行合作,而且这种形式也是我们行业比较倡导、推行的形式,既可以满足全产业链发展的需要,也可以带动中小养殖户的发展,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途径。再有就是上下游的企业也可以进行参股合资,来健全全产业链,下游的屠宰场可以和上游的中型养殖企业合作,中型的养殖企业也可以和中型的屠宰场进行合作。第三个路径是并购,具备了一定的管理能力和融资能力,想快速的扩大规模,或者说实现这种上市的需要,最快的途径,应该也是最讨厌老板那种胸怀和战略定位能力的这种模式,就是并购。因为并购的速度最快,并购的控制力又很强,又给了被并购企业一定的自由。我觉得各自发挥各自的优势,其实也是比较快速的发展路径,这是大体上我觉得实现全产业链的三个路径。全产业链每个板块都必须足够的优秀,产业链做不好,不是全产业链模式有问题,也不是资本不够,缺乏人才,其实更多还是老板的企业定位、领导力、管理能力不够,驾驭不了全产业链和多元化,刚才我讲了那么多,估计大家听起来都觉得比较绕或者比较复杂,那管理当然更加复杂。全产业链必须确保每个环节的指标盈利能力足够优秀。做全产业链的前提就是你每个板块不能做好,就不要考虑去扩展全产业,如果说猪没有养好,就先把猪养好,你猪都养不好,肯定干不好屠宰,屠宰干不好,你更不要谈肉制品加工,每个板块都有特定的专业技能和生产销售逻辑。大部分企业长期来看不是产业链的问题,也不是技术问题,而是管理问题。我在这个行业干了20年,前10年一直在从事屠宰,我是从工业、屠宰业转到养殖业的,2012年转到养殖业之后,到今天为止也已10个年头,就是说明显感觉到从我转型到农业领域,我一直还是认为农业是一个重技术轻管理的行业,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农业领域的集约化程度和发展速度,相对于二三产业比较慢的一个原因。尽管说农业有生物安全,受自然环境,还有一系列工业不具备的风险,但是这个行业其实至今为止探讨最多的还是技术,你看农业开会,大部分都是讨论技术的,对管理这一块我觉得始终是一个短板,这是我个人的一种体会,不知道大家怎么去评判。
广大的中小企业老板说。